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6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
为深化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选拔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具有良好学术基础和学术创新潜质的人员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6年实行“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申请条件
(一)考生须符合我校《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基本要求。
(二)外语报考要求:
招生专业具体接收的外国语语种详见附件招生专业目录。英语、俄语和日语的考生,没有外语报考条件的限制。除了英语、俄语和日语外,其他语种的考生须至少满足以下报考条件之一:
1.在相应外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获得过学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相应语种全国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优秀或八级考试成绩合格;
3.本科或硕士阶段为相应外语专业。
(三)攻读博士期间必须能够全脱产学习。
二、报名办法
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名时间与程序见我校《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提交材料(纸质版材料无需匿名处理)
(一)纸质版材料
申请者须于2025年12月3日前(以寄到日期为准)用顺丰快递或者EMS(勿用同城速递)向教育学部教学办公室提交以下书面材料:(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无须提供下列3、6;书面材料一经提交,不予退换、退回)
1.报名登记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打印前须按要求上传本人电子照片,打印后须本人在每页亲笔签字确认);
2.个人自述(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空表后填写);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提供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或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境外获得的硕士学历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同等学力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录取后,须在入学报到前获得硕士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否则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4.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如无则不提供;
5.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由考生攻读硕士学位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
6.往届生需提供硕士论文全文,应届生需提交论文摘要、开题报告小组组长签字的开题报告全文;
7.研究计划书;
8.与申请攻读学位学科有关的两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的推荐信(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空表后请专家填写),推荐信须由推荐专家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推荐信必须真实有效;
9.本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作品、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最多3篇。
(二)电子版匿名初审材料 纸质版材料
申请者须于2025年12月1日16:00报名截止前向教育学部博士招生评审系统(同网上报名系统),提交以下PDF版的匿名初审材料(所有文档均需进行匿名处理:隐去个人姓名、学号、硕士导师姓名;未进行匿名处理者,审核不予通过)
1.个人自述(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空表后填写);
2.往届生提交硕士论文全文;应届生提交论文摘要、开题报告全文;
3.研究计划书;
4.本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作品、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均需匿名处理后再上传,最多3篇)。
四、初审选拔
教育学部统一进行基本条件审查。基本条件审查合格者,提交各学科进行初审。初审由各学科组织设置的初审委员会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网上匿名评审,着重考察考生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学术潜能、学术伦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初审委员会委员由各院系所或相关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至少5人。初审满分为100分。初审专家根据申请材料独立评分,以平均分记为初审成绩。初审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不得进入复试。
根据初审成绩,分专业按导师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按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进入复试考核名单。
复试考核名单将于2025年12月中下旬在教育学部网站上公示7日。
五、复试考核
复试考核预计将于2025年12月下旬或2026年1月初进行,具体安排在复试考核公示名单中通知,请密切关注教育学部网站。复试考核小组由相关学科领域至少5位专家组成。考核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复试考核以200分为满分,其中面试成绩占70%、笔试成绩占30%。考核内容包括: 专业基础综合知识、外语能力的笔试,科研素质(含科研潜力、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外语口语等方面的面试。笔试和面试均由各专业统一组织,各复试考核小组成员根据考核项目要求和考生表现予以评分。面试由复试小组成员独立评分,以平均分作为面试成绩。复试成绩低于12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复试结束后,在教育学部网站公示复试考核成绩,公示期为7日。
六、录取
考生最终总成绩由初审成绩和复试考核成绩相加构成。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生最终总成绩,分专业按导师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学校统一公示。
七、其他
在公示期内考生如果对各考核环节有疑问,可向教育学部提出申诉,由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调查处理。考生如果对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处理结果仍有异议,可进一步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242教育学部教学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875
联系电话:010-58802069
电子邮箱:jiaoxueban@bnu.edu.cn
联系人:张晓冉
| 单位代码:10027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邮政编码:100875 | ||
|---|---|---|---|---|
| 联系部门:教育学部 | 电话:010-58802069 | 联系人:张老师 | ||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导师 | 招生人数 | 外语语种 | 备注 |
| 004教育学部 | 70 | 拟招收本科直博生7人左右,硕博连读生5人左右 | ||
| 040101教育学原理 | 本专业招生人数5人左右 | |||
| 01德育原理 | 班建武 | 1101英语 | ||
| 檀传宝 | 1101英语 | |||
| 02教育社会学 | 康永久 | 1101英语 | ||
| 王曦影 | 1101英语 | |||
| 03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含家庭教育学) | 余清臣 | 1101英语 | ||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本专业招生人数6人左右 | |||
| 01教学论 | 邓林园 | 1101英语 | ||
| 胡定荣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曾琦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2数学教育 | 张春莉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3科学教育 | 高潇怡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4课程论 | 杨明全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40103教育史 | 本专业招生人数4人左右 | |||
| 01外国教育史 | 陈露茜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 | ||
| 02中国教育史 | 金滢坤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施克灿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周慧梅 | 1101英语或1103日语或1105德语 | |||
| 040104比较教育学 | 本专业招生人数5人左右 | |||
| 01教育的跨国与跨文化比较 | 孙进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或1106西班牙语或1107葡萄牙语或1108韩语或1109意大利语或1110阿拉伯语 | ||
| 02教育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刘宝存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或1106西班牙语或1107葡萄牙语或1108韩语或1109意大利语或1110阿拉伯语 | ||
| 03教育政策与管理比较研究 | 马健生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或1106西班牙语或1107葡萄牙语或1108韩语或1109意大利语或1110阿拉伯语 | ||
| 04国际教育与发展教育研究 | 滕珺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或1106西班牙语或1107葡萄牙语或1108韩语或1109意大利语或1110阿拉伯语 | ||
| 05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 | 顾明远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或1106西班牙语或1107葡萄牙语或1108韩语或1109意大利语或1110阿拉伯语 | ||
| 040105学前教育学 | 本专业招生人数4人左右 | |||
| 01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 庞丽娟 | 1101英语 | ||
| 02儿童发展与教育 | 洪秀敏 | 1101英语 | ||
| 李晓巍 | 1101英语 | |||
| 03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 李敏谊 | 1101英语 | ||
| 040106高等教育学 | 本专业招生人数5人左右 | |||
| 01高等院校改革发展 | 乔锦忠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 | ||
| 周海涛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 | |||
| 02高等教育管理与发展 | 杜瑞军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 | ||
| 周作宇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 | |||
| 03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 方芳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或1104法语或1105德语 | ||
|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 本专业招生人数1人左右 | |||
| 0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研究 | 和震 | 1101英语 | ||
| 040109特殊教育学 | 本专业招生人数4人左右 | |||
| 01特殊教育教学与课程 | 胡晓毅 | 1101英语 | ||
| 02自闭症儿童发展与教育 | 贺荟中 | 1101英语 | ||
| 03超常儿童发展与教育(含儿童创造力评估与促进) | 程黎 | 1101英语 | ||
| 04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含残障人群心理咨询) | 郑璇 | 1101英语 | ||
| 040110教育技术学 | 本专业招生人数10人左右 | |||
| 01科学与技术教育测评 | 王晶莹 | 1101英语 | ||
| 02学习发展与智慧教育评价 | 李玉顺 | 1101英语 | ||
| 03学习分析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 李艳燕 | 1101英语 | ||
| 04信息科技教育 | 傅骞 | 1101英语 | ||
| 05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 余胜泉 | 1101英语 | ||
| 06跨学科与创新教育 | 董艳 | 1101英语 | ||
| 07学习科学与技术增强学习 | 马宁 | 1101英语 | ||
| 08知识科学与工程 | 黄荣怀 | 1101英语 | ||
| 09科学教育(含工程与技术教育) | 郑永和 | 1101英语 | ||
| 10数字教育应用智能监测 | 童莉莉 | 1101英语 | ||
| 0401Z1教师教育 | 本专业招生人数5人左右 | |||
| 01学科教师教育研究 | 朱旭东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2教师专业发展与领导力 | 黄嘉莉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李琼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3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 宋萑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4教师师德学习和专业发展 | 裴淼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401Z2互联网教育 | 本专业招生人数6人左右 | |||
| 01互联网教育基本理论 | 陈丽 | 1101英语 | ||
| 02学习分析与智能化学习支持 | 冯晓英 | 1101英语 | ||
| 李爽 | 1101英语 | |||
| 张婧婧 | 1101英语 | |||
| 郑勤华 | 1101英语 | |||
| 03智能学习系统设计与多模态学习分析 | 武法提 | 1101英语 | ||
| 0401Z3教育政策学与教育法学 | 本专业招生人数6人左右,含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4人左右 | |||
| 01教育战略与教育政策 | 褚宏启 | 1101英语 | ||
| 薛二勇 | 1101英语 | |||
| 杨玉春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02教育政策与教育治理 | 张志勇 | 1101英语 | ||
|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 教育管理学方向招生人数5人左右;教育经济学方向招生人数4人左右 | |||
| 01教育管理学 | 蔡永红 | 1101英语 | ||
| 毛亚庆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苏君阳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张东娇 | 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 |||
| 朱志勇 | 1101英语 | |||
| 02教育经济学 | 杜屏 | 1101英语 | ||
| 杜育红 | 1101英语 | |||
| 梁文艳 | 1101英语 | |||
| 曾晓东 | 1101英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