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内容
本科目包括 “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与“信息组织”两部分考试内容。
“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考试内容
(一) 图书馆基本理念与图书馆类型
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研究方法;图书馆理念(知识自由理念、民主政治理念、终身学习理念、公共物品理念、社会责任理念;图书馆类型);图书馆的类型与功能定位、图书馆的范式演变。
(二)图书馆工作的组织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评估;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图书馆行业管理制度;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国际交流。
(三)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生命周期与评价;文献信息资源整;特色资源建设、地方特色文献、机构知识库;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用户认知与行为理论、传统服务模式的创新、远程用户服务模式、服务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源;参考咨询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
(五)图书馆的信息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体系;数字图书馆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信息计量与知识计量;语义网、云计算、大数据、知识管理。
(六)图书馆的服务队伍与运行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的服务队伍构成;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与专业性;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图书馆管理组织架构;图书馆运行机制。
(七)图书馆的行业标准与政策法律
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的行业标准体系;图书馆的政策法律、国际规范。
“信息组织”考试内容
(一)信息组织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对信息组织的要求;信息组织中的控制与规范;规范控制的依据。
(二)信息描述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描述的意义;信息资源描述项目、标识和描述级次;检索点和规范文档;计算机编码;信息描述方法。
(三)分类法与分类标引
主要内容包括:分类法概述;分类法结构剖析;类目体系的建立;网络分类法组织特点和揭示形式的变化;国内外主要分类法;分类标引规则;分类排架与分类检索系统。
(四)主题法与主题标引
主要内容包括:叙词表的结构;叙词语言的词汇控制;叙词表的编制与维护;国内外主题词表介绍;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工具;主题标引方法;主题标引规则;主题检索工具。
(五)自然语言标引与检索
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语言概述;关键词语言;文本检索;后控词表;自动标引;自然语言与知识组织系统的发展;本体理论、方法与应用。
二、题型介绍
(一)本科目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
(二)题型举例:
l 名词解释:
1) 元数据
2) 范畴索引
3) 移动图书馆
4) 学科化服务
5) 叙词法
l 简答题:
1) 简述主题标引时可能出现的主题分析误差情况及克服方法。
2) 简述Dublin Core的内容和制订Dublin Core的意义。
3) 简述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
4) 简述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方式。
5) 简述编制分类词表时概念划分的基本规则。
l 分析论述题:
1) 介绍我国主要的图书馆类型,并说明我国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异同点。
2) 阐述图书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分析如何掌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3) 分析知识组织工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4) 分析从事图书馆学研究,可从哪些信息渠道收集文献信息资源,并介绍如何评价所收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和权威性。
5) 作家刘某认为某数字图书馆集团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刘某称,该数字图书馆网站通过会员付费方式提供图书下载服务,该网站未经其本人许可,擅自使用了其3部著作。请就该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该数字图书馆网站是否侵权,法院可能会怎样判决,数字图书馆网站应怎样使用资源提供服务。
三、作答要求
(一)总体要求
考生作答时,要抓住核心概念,理论正确;
能够正确理解和回答出考题中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核心内容;
要讲究逻辑,条理清楚,表述流畅。
(二)考察重点
以上述举例试题为例:
第一类题型为名词解释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图书馆学、信息组织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等细节性知识的把握与再现能力。如上述5道名词解释题,要求考生能够对关键知识点,如信息组织中的元数据、范畴索引、叙词法等有深入的掌握,对图书馆的基本形态如数字图书馆、真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对图书馆的主要信息服务方式,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类题型为简答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图书馆学、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主要工具、核心技术、基本业务等内容的理解情况。如上述的5道简答题,分别考查学生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方式、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工具与信息组织流程、信息描述与标引的质量控制等内容的领会与理解。
第三类题型为分析论述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图书馆学、信息组织涉及的图书馆内外部环境、特定理论的研究脉络、特定业务的发展轨迹、特定方法与原理等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系统思考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上述的5道分析论述题中,对第一道分析论述题,考生需要从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科研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角度,较为全面地介绍图书馆的类型,进而分析其服务理念、服务定位、建设方式、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管理机制等存在的异同点。
对第二道分析论述题,涉及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及如何掌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考生需要条理清晰地介绍图书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从研究方法的基本定义、适用场景、对象数据、操作步骤和局限性等角度,剖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模式。
对第三道分析论述题,考生应能够从分类法、主题法、本体等角度切入,介绍国内外图书馆业界和学界在知识组织工具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概况,并结合本体的发展特点,说明知识组织工具的发展趋势。
对第四道分析论述题,考生需要综合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实验观察和社会调研等角度,阐明图书馆学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渠道,并能够将支持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区分为主观性数据和客观性数据。如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渠道获取的研究数据是主观性数据;而客观性数据可细分为自然界的数据和社会领域的数据,其中,社会领域的数据,如科学计量中的引用次数,网页的点击数、点赞数,在线论文的下载数,虽然是直接可获取的数据,但由于存在非必要引用、故意点击(赞)、故意下载等情形而导致这类客观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考生再阐述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应该如何判定其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和权威性。
对第五道分析论述题,考生需要明确版权问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主要考虑点。版权法律中有关图书馆可适用的例外和限制,需要综合考虑使用主体、使用目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长、使用地域、使用数量和使用篇幅等因素。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版权例外适用主体的理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依托传统图书馆建设并进而完全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模式,也有依托传统图书馆建设但最终并不完全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模式。对于前者,适用于传统图书馆的版权例外依然可以适用,而对于后者,因其含非公益性的运营性质,并不能完全将之视为传统图书馆,因而并不能适用传统图书馆可适用的版权例外。考生作答时,要明确题目中提及的“某数字图书馆集团”,因此,该主体并不是版权法律规定中有关版权例外可适用的主体。若是这样,使用处于版权保护期限内的作品,不管是个人或法人,均需要事先征得版权拥有人的书面许可,并按双方约定的标准支付使用报酬,否则,即为版权侵权。